首页 / 企业文化 / 职工风采
秋寒拾思
日期:2025-08-26 信息来源:七处朔州项目部


秋意似乎不是骤然变凉的,而是如呼吸般,不知不觉间渗透弥漫开来。

项目部的白杨树悄然换了颜色。叶片先是染上淡淡的黄,不多时,便像无数面鹅黄的小旗缀满枝头,在风中轻轻招摇。偶有一两片随风而落,如疲倦的蝴蝶,打着旋儿,缓缓沉向地面。秋风也渐渐显了力道,不再是夏日的和煦,它悄然钻透衣衫,将丝丝缕缕的冷意钉在行人的肩头、脊背。时常卷起轻薄的颗粒,细密的沙尘扑在脸上、粘在睫毛,带着细微的麻涩与摩擦感,提醒着这北地风沙的特性。抬眼望去,原本澄澈透明的夏空已被灰蒙蒙的调子替代,难觅踪影。

霜风侵肌,寒意日深。树叶凋落得更急了,纷扬如零星的灰烬,洒在清冷坚硬的水泥地上,平添几分萧索。与之相对的,是矿区那庞大乌黑的矿渣堆,依旧沉默地耸立。然而,细看之下,秋意也并非对它全无影响——深黑的山体边缘,不知何时竟悄然晕染开片片灰黄,仿佛有人用金色的尘埃为这墨色的庞然大物描了道边线。几株生命力极强的杂草,顽强地从煤石缝隙里探出身子,带着几分残留却日益黯淡的绿意,草尖泛着枯黄,像是耗尽了气力的叹息。

清晨,朔州大地笼罩着一层蒙蒙的灰色薄雾。远方参差的烟囱,缓缓吐出悠长而略显凝重的吐纳。矿区新的一天早已开始,上早班的工人三三两两,步履沉稳地走在路上。他们的面庞、工装上常带着洗不净的煤尘印记,那是职业的烙印,也是劳作的证明。尽管寒意袭人,那份在沉重脚步与厚实衣着下积蓄的、源自劳动的内在暖意,却隐隐可感。

生命的热力,往往在寒冷的裹缠之下愈发显出蓬勃的韧性。这景象,总使人想起鲁迅先生那句: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”——当外在环境酷烈凛然之时,那种内蕴的、沉静燃烧的力量更显珍贵。正如此刻,沉潜于朔州深秋腹地中的,那些坚韧的灯火与心气。

秋愈深,寒愈盛。而恰恰是这肃杀的冷,像一阵强劲的风,吹散了酷暑留下的燥热与喧嚣,吹开了迷蒙的翳障。那些被炎夏浮躁所掩盖的、关乎生活本身的真相,反而愈发清晰地显露出来,恰如朔风吹过,矿区大地粗砺坚实的筋骨毕现无遗。生命在寒夜中燃烧释放的能量,或许并不耀眼夺目,却必定真切实在,足以支撑沉重的生活。

朔州的秋风这般吹过,竟如同一场洗礼。它无情地剥去了人一身被盛夏虚汗浸透的沉重甲胄。冷是真实的,是刺骨的,但它同时也带来一种奇异的轻盈与清醒。行走在风中,筋骨似乎也随之舒展,心头无端地澄澈明朗起来。天地万物,不都遵循着这般轨迹——由灼热的迷狂走向冷肃的沉定,又从这份沉定中,悄然积蓄起抵御漫长寒冬的最后余温?这冷,虽不讨喜,却自有它的深刻。或许,寒意本身便是一面镜子,照见一路跋涉而来的足迹,纵然蒙尘,也终归是属于自己的印痕;即便身处秋寒,也能在这中寒之际,褪尽夏日的浮躁虚华,收获一份霜染秋叶般的沉静与重量。曹宇东/文


Baidu
map